腎寧散不同時期的臨床資料及應用
從70年代中期開始,《腎寧散》相繼進入天津市立工人醫院(現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)、首都醫院(現北京協和醫院)、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進行臨床使用,由于當時《腎寧散》燒制所需要的原料開封黑皮西瓜的季節性,每年僅能燒制40天左右,再加上工藝的復雜性、不可控性等因素,因此產量極其有限,這也是除了河南本地醫院外,經河南省衛生廳特批的,全國僅有的三家臨床使用《腎寧散》的醫院。
天津市立工人醫院(現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) 1980年1月29日統計的臨床數據顯示:該院于1974年至1979年12月底使用腎寧散治療急慢性腎炎、尿毒癥患者總計480人,藥物有效率94%以上,顯效率80%以上,治愈率73%以上(陳述連、賈永福);
首都醫院(現北京協和醫院) 1980年2月統計的臨床資料:1979年2月至1980年2月,在此時間,腎內科使用腎寧散治療慢性腎炎44例,普通型腎炎25例,結果顯示作用明顯穩定,有效率90%,未發現任何副作用(康子奇)。
在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,腎寧散的臨床有效率達到了86.6%,1982年7月9日,時任該院院長的著名中醫內科專家、趙金鐸教授,在腎寧散的臨床總結會上欣然提筆,賦詩一首:“瓜蒜尋常物、修會奪天工、療效滿八六、腎寧不虛名”(現存:趙金鐸院長親筆信函、題詞墨寶、中國中醫研究院多封關于腎寧散學術談論信函)。
了解更多可以加微信Z41021077Z
- 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
- 中國腎病
- 世紀腎病組織
- 百度
- 藥品監督局